文化长廊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文化长廊>>正文
【Day83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每天送你一首诗——《题弟侄书堂》
2022-10-22 13:32   审核人:

【Day83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每天送你一首诗——《题弟侄书堂》

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”道出的是至圣先师超然于物欲之外对道的孜孜以求,是士人超然世外、修心臻善的人格操守,浮沉境遇、沧桑世事不可易,不变的是一份内心的执着追求!“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隙,忽然而已。”的确,韶华易逝、青春难再,人生勤学需及早,先贤警句是否吹动你心中的涟漪?心若有戚戚然,就请同学工君一起聆听诗人杜荀鹤千年前的真诚教诲。

题弟侄书堂

唐代 杜荀鹤

何事居穷道不穷,乱时还与静时同。

家山虽在干戈地,弟侄常修礼乐风。

窗竹影摇书案上,野泉声入砚池中。

少年辛苦终身事,莫向光阴惰寸功。

命运虽坎坷,不坠青云志

杜荀鹤(846—904),字彦之,自号九华山人,池州石埭(今安徽石台)人,晚唐现实主义诗人。杜荀鹤少年时,因家境贫寒而辍学,投奔九华山秀林峰,寄宿僧舍,苦读山中,自诩是“江湖苦吟士,天下最穷人”。青年时期,累举考不第。直到大顺二年(891)四十六岁时,才中进士。但政局动乱,未就官职,还乡闲居。入南唐,授为翰林学士。知制诰,不久即病逝。杜荀鹤才华横溢,但生逢乱世,便注定了其人生际遇的诸多坎坷。他出身寒门,科场屡失意,仕途多沉浮,但他在壮志难酬中却始终豁达健朗,他的诗作内涵广阔,蕴意深远,句句警觉,在当世堪称黄钟大吕、振聋发聩,更以深刻的思想警启后世,千载不朽!

耳提面命,诲人不倦

这首诗题写在弟侄的书堂里,质朴平易,句句精工,既是对弟侄虽处乱世而操守恒常的赞叹,又融入对世人无畏艰难、珍视光阴、不辍苦读的美好希冀,深沉隽永、余味悠长!

首联开门见山,点出题旨:“居穷道不穷”先声夺人,有“君子忧道不忧贫”、“君子固穷”的同工之妙,“乱与静同”则直接赞美弟侄的坚定操守。时迁事移,初心不改!颔联讲首联观点具体化,以“虽在干戈地”与“常修礼乐风”的鲜明对比,既凸显出弟侄的勤勉好学,更展现其超然世外的卓然高洁。颈联引入画境,“竹影摇书案,泉声入砚池”,写景诗句诗情画意,情景交融,却又自然晓畅,动静相衬、视听结合的生动画面为读者呈现出弟侄伏案苦读、砚池墨耕的情形。前三联在理性的思考中多了一份感性的交融,添花之笔、引人入胜。尾联二句既是对弟侄的劝勉之辞,更是对世人的谆谆提醒:读书修身人生大事,培根固本的青春韶华时代更需要时时自我警醒,不忘初心、砥砺奋进!全诗不事雕琢、自然天成,让人感喟、发人深省。

古曲悠扬,如沐春风

百花百叶万物生,万世万代亿年春。花开花落古今同,燕去燕归何相似。光阴似箭难追溯,青春年华贵比金。青年朝气蓬勃发,春雨春风化春泥。春泥洒遍春天景,少年须惜春日花。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时间从来不会停下它的脚步,谁也抓不住时间的影子,我们只有一次次不断地在苦难中磨炼自己的意志,居安思危长远打算,不受外界困扰,才可能成为大有作为之人。

我们躬逢盛世,华夏谐和安泰,岁月静好,不必再忧惧于干戈硝烟的纷扰,身处前人难以企及的理想世界中,我们能否始终保持一颗求知求学、恒久不易的初心?能否在喧嚣的时代不为灯红酒绿的诱惑所动,磐石不移坚守修德增慧、复兴筑梦的时代担当?愿我们都在杜荀鹤的箴言中共勉:初心不改,未来可期,一路生花!

 

 
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