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员之家
当前位置: 首页>>导员之家>>正文
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每天送你一首诗——《赠花卿》
2022-05-10 22:51   审核人:

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每天送你一首诗——《赠花卿》

月皎波澄,耳机里播放的是自己喜欢的歌。歌声时而婉转动人,如朗照松间的明月,清幽明净“沉醉不知归处”;时而激情澎湃,如波澜壮阔的大海,碧波翻天“滔滔两岸潮”;时而忧郁悲伤,如林黛玉望月伤悲,看花坠泪“为谁风露立中宵”。不禁想到千年前,杜甫在花卿府上听到悠扬动听的乐曲,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诗,婉转含蓄,耐人寻味……

赠花卿
【唐】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,半入江风半入云。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。

了解背景 以史为根

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。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,居功自傲,骄恣不法,放纵士卒大掠东蜀;又目无朝廷,僭用天子音乐。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。

在中国封建社会里,礼仪制度极为严格,即使音乐,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。稍有违背,即是紊乱纲常,大逆不道。


虚实相生 意在言外




这首绝句,字面上明白如话,但对它的主旨,历来注家颇多异议。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,并无弦外之音;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,实际上却含讽刺,劝诫的意味。

“丝管”二字点出全诗描写的对象。点明之后,便从各种角度进行描绘。先用“纷纷”二字写出其连绵、和谐、化无形的乐曲为有形之物,形象地写出管乐声与弦乐声相互交错、追逐的情景。两个“半入”重复使用,造成音律的回环、流畅,与那弥漫宇宙的音乐声正相和谐,具有很深的情趣。“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?”古人认为,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。在前面写实的基础上,通过想象,从虚处下笔,把“此曲”之美好推到绝伦的地步。虚实结合,互相照应,完美地表现出了乐曲的精绝。因实而虚,虚实相生,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。

整首诗无疑是赞叹花敬定所赏音乐的高级,但仔细体味,暗含讽刺。花敬定作为一名武将,立功之后终日以歌舞为乐,不再操练兵马,这是有失职分的。作者的讽意并没有诉诸字面,而是隐藏在赞叹乐曲的背后,闪闪烁烁,扑朔迷离,可使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既可以把它看成一首赞美音乐的作品,也可以玩味其中的含蕴。


联系现实 以史为鉴




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说:“讽刺则不可怒张,怒张则筋骨露矣。”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,绵里藏针,寓讽于谀,意在言外,忠言而不逆耳,作得恰到好处。少陵野老偶遇花敬居功自傲,这个忧国忧民的文人,怎不叹息痛恨。想如今红尘繁杂,人心浮躁,稍有成绩,便就洋洋自得,狂妄自大者何其多矣。“始知锁向金笼听,不及林间自在啼。”面对喧嚣的尘世,矜持者始终保持着一份高贵的疏离,那一份恬静怡人,始终拒绝浮躁,清明在心,成为一道绿色的风景线。

关闭窗口